【全文】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一、适应数字时代的战略抉择

数字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出的一种新经济形态。不同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以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作为关键生产要素,数字经济的最鲜明的特点在于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有效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作为提升生产率和优化经济结构的核心驱动力。当前,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以数字化生产力为主要标志的全新历史阶段,发展数字经济成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

1.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时期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调理好统摄全身阴阳气血的任督二脉”。立足新发展阶段,畅通经济循环最主要的任务是供给侧的有效畅通。以需求为导向的数字经济在畅通生产要素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链接供给与需求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能够将市场需求信息更加及时准确地传递给企业。2021 年“双11”前夕,各地工厂进入赶工备货的忙碌时刻。以前平均 1000 件起订、15天交付,如今 100 件起订、7天交付,服装工厂利用智能化调度排产系统,实现从“以产定销”到“以销定产”的转型;根据用户需求定制洗碗机、清洁机器人,家电企业完成了从“我生产什么你买什么”到“你要什么我生产什么”的转变。在当下的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借助数据和算法的“智慧”,打通堵点,清理瘀点,进一步提升技术、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新需求,实现供需的高水平动态平衡,畅通国内循环。与此同时,通过数字经济平台强化对外贸易纽带,国内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

2.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需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数字经济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更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手机上,近 8 亿消费者滑动手指,酣畅地“买买买”;屏幕里,数十万品牌厂商在直播间里掀起带货热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9.2 万亿元,同比增长 9.7%,增速是 GDP 增速的 3 倍以上。2002 年至 2020 年,我国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不断攀升,由 10.0% 提升至 38.6%,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接近 70%。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电商零售、远程办公、远程诊疗、在线教育等市场需求巨大,影视文娱、餐饮旅游、服装服饰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也向数字经济靠拢,依托视频直播、电子商务等应用缓解经营压力。在抗击疫情中,数字经济为人们直观地展现着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与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巨大效益,塑造着人们新的生产消费习惯,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关键力量。同时,得益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多元丰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不断汇聚。从开发“数字大脑”,实现“产、供、销、人、财、物”数据的智能挖掘,到建立物联网追溯体系,对加工、储运、流通全过程实时监控,数字技术帮助传统产业跨界融合、重构组织模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获得转型升级乃至弯道超车的机遇,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3.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

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世界各国都把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力图依托各自信息、科技等领域的优势,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在围绕数字经济的全球竞争中,各国抢抓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推出发展战略,制定治理规则,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加速数字经济布局。例如,美国商务部早在 2015 年就发布了《数字经济议程》,2019 年又制定了《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2020 年,欧盟发布了《塑造欧洲数字未来》,制定了欧盟数据战略。数据显示,2019 年美国、日本、印度等 47 个国家数稿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 31.8 万亿美元,占上述国家 GDP 总和的 41.5%,占据着各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我国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一方面,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数量超过 10 亿的全球最大网民规模,为消费互联网平台提供强大市场需求支撑。另一方面,全球最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和超过 1.5 亿市场主体,为建设产业互联网提供规模经济优势。此外,多年来我国实施的一系列适度超前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一批全球领先的互联网科技企业,能够连接更多用户,集聚更多数据资源,将我国人口红利和超大市场规模优势转化为数据红利,为我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由于发达国家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起步较早,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特别是核心技术的研发方面更具优势。同时,个别国家为维护技术垄断地位在国际竞争中实行“长臂管辖”,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增加了来自市场之外的不确定因素。在当前的国内国际环境下,我们要充分发挥好数据这个关键生产要素的作用,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实现快速赶超和领先发展,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

二、发展数字经济的成果显著

以 1994 年我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为标志,数字经济开始走入我们的视野。此后,数字经济经历了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主的萌芽阶段和电子商务为主的起步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战略目标,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不断发展。我国数字经济从“跟跑”发展到“并跑”,在一些领域还实现了“领跑”,蓬勃发展、成果显著。

1.数字产业化量质齐升

数字产业化是指数据要素的产业化、商业化和市场化。“十三五”期间,我国数字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体量全球领先。2020 年我国数字产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数字经济增速居世界第一,数字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数字头部企业数量走进全球第一方阵,成为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创新的重要策源地。2019 年福布斯公布的全球数字经济 100 强榜单中,我国共有 14 家企业上榜(含港澳台),位列世界第二。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 100 家工业 4.0 时代的全球“灯塔工厂”中,中国占 30%,超过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这些耀眼的数据彰显着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活力。规模持续增长。2020 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7.8%,数字产业化规模持续增长。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4G 网络覆盖城乡,5G 网络加快发展,质优价廉的信息通信网络,让各种各样的技术及应用飞入寻常百姓家,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此外,我国硬件、软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类型不断丰富。软件业务收入从 2016 年的 4.9 万亿元增长至 2020 年的 8.16 万亿元,增长近 2 倍;大数据产业规模从 2016 年的 0.34 万亿元增长至 2020 年的超过1 万亿元;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年均增速近 20%,为全球同期增速的 4 倍,我国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集成电路市场。新业态不断涌现。数字产业火热,场景是最好的“解说员”。在线课堂、互联网医院、智慧图书馆、智能小区……从购物消费、居家生活、旅游休闲、交通出行等各类场景到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助残等重点领域,我国数字化服务迭代升级,新业态不断涌现,展现着数字产业化发展的气象万千。数据显示,2020 年京东生鲜销售同比增长 215%,盒马每天的生鲜订单量达 10 万份,我国连续 8 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企业组织在钉钉上发起在线会议的数量,单日突破 2000 万场、超 1 亿人次;青岛通过 5G 网络和云视讯系统,完成 12 个重点项目“网上签约”;杭州举办的“杭向未来”高层次人才云聘会上线 2 个多小时,就有近 5.8 万人浏览,近万人投送简历。数字技术改变着时代场景,也创造着未来生活,亿万人民在数字经济中拥有了更多获得感。

技术不断突破。“十三五”时期,我国在量子计算、高端芯片、高性能计算机、网络架构、基础操作系统、卫星互联网应用、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2019 年以来,我国 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领域专利申请量居全球第一。国产中央处理器和存储器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缩小,统信操作系统(UOS)、“鸿蒙 OS”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等相继推出,智能语音识别、云计算及部分数据库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成为推动我国数字产业化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2.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

产业数字化是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渗透,新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不断被开发和挖掘,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路径。

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加速构建。我国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积极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围绕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及数字化应用场景重点发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走深走实。在吊车操控室里,远控自动化技术让操作员的机械操作杆变成了可远程操控的电子按键和手柄,效率和精准度大幅提升;在农作物大棚里,生产搭上了数字化便车,抗寒保暖、浇灌等工作均实现智能管理,智慧农业、智慧农机关键技术攻关和创新应用研究不断加强;在制造业企业中,数字工厂仿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制造业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智能物流等广泛应用,使得生产线变得更“聪明”、更高效……截至 2021 年 6 月底,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 53.7% 和 73.7%,智能制造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 50%。从行业来看,服务业、工业、农业的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达 37.8%、19.5% 和 8.2%。产业数字化提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把我国的产业优势延伸到了数字时代。工业互联网平台有效搭建。2016 年,我国将工业互联网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工业互联网的种子开始落地生根。“十三五”时期,工业互联网助力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多个环节数字化升级,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工业互联网发展进入快车道。企业利用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不仅能有效对接关键物资供给和需求信息,为实时精准调配物资提供基础,还能针对性加强关键物资生产原材料供给,快速提升物资生产能力。截至 2020 年,我国具备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 80 家,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 6000 万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初步构建,五大国家顶级节点稳定运行。各类型工业应用覆盖 11 万家工业企业,工业互联网对各行业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软件数量突破 35 万个,国家、省、企业三级联动的安全技术监测服务体系。

【首页】

【站内查询】



说明: 本站资料均来公开渠道和平台,如果侵犯到您的利益和权益,请联系我们 ,我们将立即删除。

E-MAIL: rwsoft@163.com

亿文网旗下文本分享平台

Copyright © 亿文文本

冀ICP备2021012268号

相关链接:

亿文网

亿文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