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五卅运动
1925 年 5 月 30 日,英帝国主义巡捕在上海开枪屠杀游行的学生和群众,造成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这一事件引起全国人民的公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地举行游行示威、罢工、罢课和罢市,形成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卅运动的爆发,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
11. 省港大罢工
1925 年 6 月 19 日,为了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广州和香港爆发了规模宏大的省港大罢工。此次罢工由共产党人邓中夏及苏兆征领导,历时 1 年零 4 个月,是世界工运史上时间最长的大罢工之一。省港大罢工,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沉重地打击了英帝国主义,对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和准备北伐战争发挥了积极作用。
12.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发表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辨明了中国革命的敌人和朋友,从而集中了当时党内的正确主张,初步提出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为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13. 中山舰事件
也称“ 三二 O 事件” 。1926 年 3 月 20 日,蒋介石调动军队宣布戒严,断绝广州内外交通;逮捕李之龙,扣留中山舰及其他舰只;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收缴其卫队枪械;包围广州东山的苏联顾问所;驱逐了黄埔军校及国民革命军中以周恩来为首的共产党员。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蓄意打击和排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事件,成为国共关系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
14. 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 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 的口号下进行的。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以及发动工农群众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北伐战争结束后,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亿文网旗下文本分享平台 | Copyright © 亿文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