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七届三中全会
1950 年 6 月 6 日至 9 日,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毛泽东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报告: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是当前阶段中心任务,为此要创造三个条件: 土地改革完成,现有工商业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节俭。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初期召开的最重要会议,为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党的工作规定了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
64. 抗美援朝
1950 年 6 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随即打着联合国旗号武装干涉朝鲜并派遣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10 月 19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紧密配合,将以美国为首的“ 联合国军” 从鸭绿江边赶回到三八线附近,1953 年 7 月 27 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正式签订,历时近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
65.“ 三反” 运动
1951 年 12 月至 1952 年 10 月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运动。
66.“ 五反” 运动
1952 年 1 月至 10 月在私营工商业中开展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运动。
67. 过渡时期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阶段中的总路线。1953 年 9 月 25 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庆祝国庆四周年的口号中,正式公布了这条总路线,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68. 万隆会议
1955 年 4 月 18 日至 24 日,29 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万隆会议主要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主要目的是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共同抵制美国与苏联的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活动。
69. 中共八大
1956 年 9 月 15 日至 27 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大会讨论通过了《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 年至 1962年)的建议》,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70. 八大二次会议
1958 年 5 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会后,以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为标志的“ 大跃进” 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
71. 庐山会议
1959 年 7 月 2 日到 8 月 16 日,中共中央在庐山上举行的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八届第八次会议,又简称“ 八届八中全会” 。“ 庐山会议” 除了通过了《关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决议》之外,还通过了《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为捍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的决议,以及《关于撤销黄克诚同志书记处书记的决定》。
72. 八届九中全会
1961 年 1 月 14 日,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正式批准对国民经济实行“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八字方针,建议国务院根据这一方针,编制 1961 年国民经济计划,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全会号召全国集中力量加强农业战线,贯彻执行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
亿文网旗下文本分享平台 | Copyright © 亿文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