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航天领域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厚植人才发展沃土,壮大人才队伍规模。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培养一大批卓越工程师、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完善人才交流机制,规范和引导航天人才合理流动。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奖励支持力度。加强航天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培养航天后备人才队伍。
(七)大力开展航天科普教育和文化建设
继续组织开展“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充分利用“世界空间周”“全国科技活动周”以及“天宫课堂”等平台,加强航天科普教育,普及航天知识,传播航天文化,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
做好重大航天遗产保护,持续推动航天博物馆、航天体验园等科普教育基地建设。鼓励支持航天题材文艺作品创作,繁荣航天文化。
六、构建航天国际合作新格局
和平探索、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是世界各国都享有的平等权利。中国倡导世界各国一起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航天国际交流合作。
(一)基本政策
亿文网旗下文本分享平台 | Copyright © 亿文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