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发射场与测控
航天发射场。酒泉、太原、西昌发射场适应性改造全面完成,酒泉发射场新增液体火箭商业发射工位,文昌航天发射场进入业务化应用阶段,基本建成沿海内陆相结合、高低纬度相结合、各种射向范围相结合的航天发射格局,能够满足载人飞船、空间站舱段、深空探测器及各类卫星的多样化发射需求。海上发射平台投入使用,填补了中国海上发射火箭的空白。
航天测控。测控通信能力实现由地月空间向行星际空间跨越,天基测控能力持续增强,国家航天测控网布局进一步优化,形成安全可靠、响应迅速、接入灵活、运行高效、服务广泛的天地一体化航天测控体系,圆满完成“神舟”“天舟”系列飞船、“天和”核心舱、“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等为代表的航天测控任务。商业卫星测控站网加快发展。
未来五年,中国将在强化航天产品统一技术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现有航天发射场系统,统筹开展发射场通用化、集约化、智能化建设,增强发射场系统任务适应性和可靠性,提升高密度、多样化发射任务支撑能力。建设商业发射工位和商业航天发射场,满足各类商业发射需求。持续完善现有航天测控系统,优化组织模式,创新测控技术和手段,强化天地基测控资源融合运用能力,推动构建全域覆盖、泛在互联的航天测控体系,统筹实施国家太空系统运行管理,提高管理和使用效益。建强深空测控通信网,保障月球、火星等深空探测任务实施。
亿文网旗下文本分享平台 | Copyright © 亿文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