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空间基础设施
卫星遥感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天基部分基本建成,对地观测迈进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时代。陆地观测业务服务综合能力大幅提升,成功发射“资源三号”03星、“环境减灾二号”A/B星、高分多模综合成像卫星、高光谱观测卫星以及多颗商业遥感卫星等。海洋观测实现全球海域多要素、多尺度、高分辨率连续覆盖,成功发射“海洋一号”C/D星、“海洋二号”B/C/D星。大气全球化、精细化综合观测能力实现跃升,成功发射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B星,实现全天候、精细化、连续大气立体综合探测和快速响应灾害监测,成功发射“风云三号”D/E星,形成上午、下午、晨昏星业务组网观测能力,成功发射“风云二号”H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卫星监测服务。遥感卫星地面系统进一步完善,基本具备卫星遥感数据全球接收、快速处理与业务化服务能力。
卫星通信广播系统。固定通信广播卫星系统建设稳步推进,覆盖区域、通信容量等性能进一步提升,成功发射“中星”6C、“中星”9B等卫星,支持广播电视业务连续稳定运行;成功发射“中星”16、“亚太”6D卫星,单星通信容量达到50Gbps,中国卫星通信进入“高通量”时代。移动通信广播卫星系统逐步完善,成功发射“天通一号”02/03星,与“天通一号”01星组网运行,具备为中国及周边、亚太部分地区手持终端用户提供语音、短消息和数据等移动通信服务能力。中继卫星系统建设迈入升级换代新阶段,成功发射“天链一号”05星和“天链二号”01星,综合性能大幅提升。卫星通信广播地面系统持续完善,形成全球覆盖天地融合的卫星通信广播、互联网、物联网及信息服务能力。
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开通,完成30颗卫星发射组网,北斗系统“三步走”战略圆满完成,正式进入服务全球新时代。北斗系统具备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区域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共七类服务能力,服务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未来五年,中国将持续完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推动遥感、通信、导航卫星融合技术发展,加快提升泛在通联、精准时空、全维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能力。研制静止轨道微波探测、新一代海洋水色、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大气环境监测等卫星,发展双天线X波段干涉合成孔径雷达、陆地水资源等卫星技术,形成综合高效的全球对地观测和数据获取能力。推动构建高低轨协同的卫星通信系统,开展新型通信卫星技术验证与商业应用,建设第二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开展下一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导航通信融合、低轨增强等深化研究和技术攻关,推动构建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持续完善卫星遥感、通信、导航地面系统。
亿文网旗下文本分享平台 | Copyright © 亿文文本